鼠去牛來辭舊歲,龍飛鳳舞慶新春。值此“十三五”規劃收官與“十四五”規劃開局之交,我們繼續盤點梳理“十三五”期間我國高端儀器儀表產業那些牛氣沖天、國際領先的驕人碩果。
本文為高端儀器國貨精品系列篇續篇之作:科學儀器篇。
科學儀器作為我國儀器儀表大行業之中一個的備受重視的分行業,創新成果引人注目。
高端科學儀器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石。“十三五”期間,我國設立了“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著力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設法擺脫高端科學儀器依賴進口的局面,切實推進科研儀器尤其是高端科學儀器國產化進程,苦練內功,巧補短板,力鑄精品,高端科學儀器產業成為重點布局的戰略產業。
“十三五”期間,科學儀器專項共安排項目達142個,部分高端科學儀器關鍵技術和拳頭產品已達國際先進水平,逐漸打破國外廠商壟斷局面。
以下曬一曬我國高端科學儀器儀表產業中那些牛氣沖天、國際領先的精品代表。
成功研制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移頻超分辨關鍵技術領先世界
由浙江大學牽頭,永新光學作為第二完成單位申報的《超分辨光學微納顯微成像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移頻超分辨關鍵技術居于世界領先地位。
該項目旨在突破超分辨光學微納顯微成像技術瓶頸,浙大在超分辨的基礎方法方面,創新性提出移頻超分辨的新方法,突破無標記、普適性標記無法實現超衍射極限成像的瓶頸;并提出輻射微分技術,破解分辨率與信噪比不易兼得的難題。由此構建了我國自有超分辨技術體系,實現了亞百納米分辨率的信息獲取,為生命科學、納米制藥、腦神經等領域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術支撐。
永新則在超分辨工程實踐研究方面,突破了長期困擾我國超分辨顯微領域核心部件設計與制備的關鍵技術瓶頸,匠心獨運地制成了獨特的FSED超分辨光學顯微鏡;完成了“超分辨光學微納顯微成像技術”的理論實踐與工程化研究,實現了大孔徑物鏡、熒光濾光盒等核心部件的批量生產。
同時該企業技術帶頭人作為編寫組組長主導制訂ISO9345 “顯微鏡成像系統和成像部件的連接尺寸要求”國際標準。該標準是我國人主導的首部顯微鏡領域的國際標準,相應提升了我國光學儀器行業的國際影響力。
順利研制世界最大推力電動振動試驗系統,諸項技術指標均達國際領先水平
北京衛星環境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制的140噸振動試驗系統順利完成驗收測試,標志著世界最大推力電動振動試驗系統研制成功,我國環境模擬試驗能力由此喜獲新突破。
為滿足以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二期為代表的大型航天器力學試驗需求,140噸振動試驗系統設計之初便立足于突破我國現有的單體振動臺能力不足之瓶頸。該系統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已成世界上推力最大的電動振動臺系統,具有完全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主要包括垂直振動試驗系統和水平振動試驗系統。
垂直振動試驗系統由四個振動臺、鎂合金焊接擴展臺面及導向支撐系統、同步控制系統以及智能化健康監測系統等組成,突破了四臺同步激振、大尺寸鎂合金臺面焊接、高精度高承載高穩定性導向支撐等多項關鍵技術,系統靜承載能力達到40噸、最大推力140噸,抗傾覆能力350KNm,系統頻率大于200Hz。
由兩個振動臺組成的水平振動試驗系統采用“品”字型組合式水平滑臺臺面,克服了大型鎂合金臺面加工制造的難題,同時具備單臺、雙臺使用模式;該系統分區優化布置百余個軸承,靜承載能力超過百噸,最大推力70噸,抗傾覆能力6000KNm,系統頻率大于300Hz。該試驗系統諸項技術指標均達國際領先水平。
該試驗系統不僅是世界最大推力的電動振動系統,諸多設計理念也屬國內外首創。該系統的成功研制,是我國環境模擬設備研制的“里程碑”。
多款高端分析儀領先國際,有效替代國外進口
聚光科技系國內最早在高端分析儀器領域組建規?;邪l團隊的企業。聚焦高端分析儀器的研發生產,多次獲得科技部863計劃、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等國家專項扶持,自主研發了ICP-MS、LC-MS、GC-MS等十余款填補國內空白的重大科學儀器設備,在環境監測、工業過程分析等細分市場實現了對國外品牌的有效替代。激光在線氣體分析系統、原位紫外/可見光纖光譜氣體分析系統相繼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聚光自主研發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儀是目前元素分析領域中采用高精尖技術的科學儀器,可應用于以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研究為代表的前沿生命科學技術研究領域。在聚光的ICP-MS問世之前,國內市場長期被國外品牌壟斷。
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項目的支持下,聚光攻克多項技術難關,獲得20余項專利,成功實現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國產化,主導制定半導體激光氣體分析儀器等兩項IEC國際標準。發布;該企業系全球首臺移動實驗室用ICP-MS儀、全球首臺基于在線ICP-MS的水質重金屬監測系統發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