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農交會##活水計劃#
導讀:2021年處暑不一般,老農總結出3個特點,預兆的年景怎么樣呢?
“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边@就是古人對處暑節氣的說明,這是出自于《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從這句老祖宗的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出,處暑節氣說的是出暑,即處暑說的是出暑,是伏熱暑氣到這個時期停止消退了,暑熱之氣到此結束了。暑熱一般我們認為的是三伏天的伏熱,所以這個時候伏也出了。
處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排名第十四位的節氣,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通常在8月22號止8月23號交節。根據天文學上的說法,處暑節氣是當太陽到達黃經150°時,地球上的時間節點,所以到底哪一天到處暑,就看太陽什么時候轉到黃經150°的時候。今年的處暑節氣是在8月23號早晨5點35分到來,到時候我們一覺醒來就進入到處暑節氣了,處暑到來,真的會出暑嗎?2021年處暑節氣有什么不一般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
特點一:處暑在七月半之后到來
今年的處暑節氣是在8月23號到來,是陰歷七月十六,而七月半是在陰歷七月十五這天,也就是說,昨天就是七月半中元節,今天就是到了處暑節氣,中元節在前,處暑在后。
有句老話這樣說“過了七月半,日里熱,夜里涼”,這就說明秋季涼爽季節來臨了,晝夜溫差就變大了,加上處暑節氣的暑熱之氣開始消退,秋涼好個秋就到了。說明處暑之后氣溫下降快了。
特點二、處暑在出伏之后到來
說到處暑節氣與出伏關系,也就是時間前后的問題。有句俗語說“處暑出伏前,必定是荒年”,這句話的意思是處暑節氣在出伏日這天提前到來,那么預兆秋收年景不是很好,今年處暑與出伏時間關系是什么樣的呢?
今年三伏天是在7月11號開始的,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是中伏有20天,所以四十天的超長伏天酷暑難耐。不過好在今年的末伏在8月19號這天是最后一天,那么就意味著8月20號就是出伏日。而處暑是在8月23號到來,所以處暑是在出伏之后到來,并不是“處暑出伏前,必定是荒年”的說法,反而是處暑在出伏后到來。
特點三、處暑迎來強降雨
今年的處暑節氣雨水特別豐富,特別是在北方黃河流域,從甘肅、陜西、河南、山東黃河沿線,大暴雨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大影響。還有西南季風帶來的強降雨,使長江流域雨水多,所以處暑到,我國大部分都是處在強降雨覆蓋中。
有句俗語這樣說“處暑雨淋淋,四十五天暴”,這句俗語說的是處暑當天下雨了,那么后期將會有四十五天的陰雨天氣。
根據以上處暑節氣的三個特點的總結,你了解了處暑節氣了嗎?后期秋天應該是很涼爽,雨水比較多,農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