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2萬輛和2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倍和1.7倍;2021年1-7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6萬輛和122.7萬輛,同比均增長2.2倍;
隨著智能網聯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正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戰略高地,我國智能汽車行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車聯網汽車的數量不斷增加。據國家發改委預計,2025年我國的智能汽車滲透率達82%,數量將達到2800萬輛。2030年將達到95%,約為3800萬輛。
上汽奧迪與阿里云正式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內容涵蓋全域營銷、車聯網、數字生態、智慧物流建設等領域。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基于云計算、物聯網、數據智能等技術,推進汽車行業的數字化,構建智慧出行生態圈。據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透露,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Apollo自動駕駛平臺將迎來量產高峰,預計每月會有一款新車上市。未來3到5年內,Apollo的前裝搭載量或達到100萬臺。
騰訊進軍智慧出行領域的步伐同樣越來越快——2015年,騰訊首次公開其車聯網產品;2017年,騰訊車聯就發布了“AI in car”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到了2021年,又將之升級到生態車聯網產品TAI3.0.目前,騰訊已經與31家車企、300多家出行生態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關系,落地車型120款。
阿里、百度、騰訊、華為……等等,正在排隊進入智能汽車領域,更不要提繞不開的特斯拉。
羅列這么多數據,只想說明一件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駛入新賽道,已經從僅僅比拼續航里程1.0版進入到智能汽車的2.0時代。智能汽車不僅帶來駕駛體驗的新變化,更將對未來每一個人,每一個與車輛相關的人、相關行業,用車場景帶來史無前例的顛覆性革命。
當有一天無人駕駛上路合法,而有人駕駛車輛違法 ,道路上行駛的車輛都能夠自我感知,相互識別,那么道路交通的肇事率會不會下降?
設想一下,當有一天你早晨起來,在漱洗的同時對你家的智能鏡說:“給我準備一輛車,我9點要去機場”。你出門時車輛已在門口等你,當你到達機場,車輛自行返回或者去接新一單。
這一天會遠嗎,有多遠?
試問,如果這一天到來了,你還會為僅僅出行自備一輛車嗎?
如果這一天到來了,我想當時道路上行駛的車輛大概率會是汽車生產廠家在運營,或者就像當下吉利運營的曹操專車一樣,有一個專門的運營公司來運作。
問題在于,就像當下的曹操專車運營公司會從汽配城批量采購汽車配件嗎?我的汽配同行們說沒有。難道他們的車不壞?
未來,人類交通系統或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出租車、專職司機、汽修廠、4S店、汽配店、加油站……都將面臨新的考驗。
打敗你的不是對手,顛覆你的不是同行,甩掉你的不是時代,而是你傳統的思維和相對落后的觀念,成功不是能不能,而是你要不要轉變,愿意不愿意轉變!
不轉行,你還在等什么!